世界文化遗产-蒙古族长调民歌

2006-12-06 19:45 阅读(?)评论(0)

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-蒙古族长调民歌
   “他的歌声横过草原,天上的云忘了移动,地上的风忘了呼吸……毡房里火炉旁的老人忽然间想起过去的时光,草地上挤牛奶的少女忽然间忘记置身何处;所有的心、所有的灵魂都跟随着他的歌声在旷野里上下回旋飞翔,久久不肯回来……”1996年,台湾著名诗人席慕容在蒙古族著名歌唱家拉苏荣引荐下拜访了中国“长调歌王”—哈扎布。当年已经74岁的老人在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上为她高歌长吟,那悠扬之音,把天和地连了起来。席慕容当即写下了对蒙古族长调民歌的感受。
    在蒙古语中,长调称“乌日图道”,意即长歌,是相对短歌而言,除指曲调悠长外,还有历史久远之意。据考证,在蒙古族形成时期长调民歌就已存在,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。长调作为与盛大庆典、节日仪式有关的表达方式,在蒙古族社会享有独特而受人推崇的地位。婚礼、乔迁新居、婴儿降生、马驹打火印以及其他蒙古游牧民族的社交活动和宗教节庆仪式上,都能听到长调的演唱。
    蒙古族长调的产生与蒙古族游牧生活有关,字少腔长、高亢悠远、舒缓自由,宜于叙事,又长于抒情。长调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悠扬的旋律、繁复的波折音和只可意会的内在节律。演唱长调时,常有将一个完整乐段从低音区提到高音区,再降到低音区的完整过程,有时一支长调要用几组这样的过程。长调在音乐上的主要特征是歌腔舒展,节奏自如,高亢奔放,不少乐句都有一个长长的拖音,再加上起伏的颤音,唱起来豪放不羁,一泻千里。
长调是流淌在蒙古族人血液里的音乐,是民族识别的标志。不论在何时何地, 只要是蒙古族人听到长调,都会体味到其中那份独有的激动与苍凉。世界音乐界这样评价:长调是离自然最近的一种音乐,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产物,是一种心灵对心灵的直接倾诉。内蒙古艺术研究所的专家告诉我们,作为蒙古民族音乐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,长调与某些史诗一样,是口口相传的民歌,是历史遗存,无法由个人创作,堪称蒙古族音乐的“活化石”。
    作为蒙古族生产、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标志展示,蒙古族长调民歌主要有两大分布空间,分别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国境内。两大分布空间的蒙古族长调民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,相互交融,相互影响,并在这种交融影响中体现出蒙古族长调民歌的共同本质与主要风格。
    长调民歌是反映蒙古族游牧生活的牧歌式体裁,因地区不同而风格各异。锡林郭勒草原的长调民歌,声音嘹亮悠长,流行有《小黄马》、《走马》等。呼伦贝尔草原的长调民歌则热情奔放,有《辽阔草原》、《盗马姑娘》等。阿拉善地区的民歌节奏缓慢,流行有《富饶辽阔的阿拉善》、《辞行》等。科尔沁草原的民歌以抒情为主,流行的有《思乡曲》、《威风矫健的马》等。昭乌达草原民歌流行的有《翠玲》、《孟阳》等。长调民歌在一些长音的演唱上,可以根据演唱者的情绪自由延长,从旋律风格及唱腔上具有辽阔、豪爽、粗犷的草原民歌特色。

             出处: 光明日报(本文有删减)

我国已故蒙古族长调歌王哈扎布

我国著名蒙古族长调名歌歌唱家拉苏荣

中蒙两国联合保护蒙古族长调民歌会议

会议为中蒙两国委员会人员颁发聘书

 

  最后修改于 2010-02-08 19:01    阅读(?)评论(0)
 
表  情:
加载中...
 

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